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关于举办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竞赛活动的通知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3-11 】

校政发〔2024〕375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关于举办2025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竞赛活动



各院部、处):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全面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现就开展2025年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竞赛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教学竞赛安排

(一)竞赛设置

1.2025年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简称:教学能力大赛)设3个组别,分别是公共基础课程组、理工农医类课程组和文史财经类课程组。

2.2025年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简称:课堂创新大赛)设3个组别,分别是公共基础课程组、理工农医类课程组和文史财经类课程组。

(二)参加对象

教学能力大赛为团队赛,课堂创新大赛为个人赛。高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包括教龄2年及以上的在编在岗教师、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并连续全职在参赛学院(部)工作2年以上的在聘教师)均可参赛。鼓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竞赛活动,作为兼职教师与学院(部)教师开展校企“双元”教学,促进校企“双元”育人。鼓励我校省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参加教学竞赛活动。

二、教学竞赛组织

教学竞赛活动分为初赛决赛

(一)初赛

初赛由各院(部)自行组织

各院(部)于2024年1216日前将院部校级教学能力大赛实施方案、初赛参赛教师材料和初赛推荐结果报送教务处;2025年5月25日前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实施方案、初赛参赛教师材料和初赛推荐结果报送教务处。

(二)

校级教学能力大赛决赛20251上旬举办;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决赛20256月中下旬举办;具体竞赛方案见附件。

三、赛评判与奖励

1.竞赛评判。赛由学校聘请校内专家、各院(部)教学副院长、往年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和创新大赛的老师及现场赛评委、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负责人及省级教学工程项目负责人等负责竞赛评判工作。

2.奖励设置。按实际参赛团队或个人总数的70%设置奖项,其中一等奖15%、二等奖25%、三等奖30%。学能力大赛校级竞赛一、二等奖根据现场竞赛成绩排序确定,三等奖根据初赛成绩排序确定。决赛一等奖获奖作品,优先推荐参加河南省教学能力大赛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四、组织保障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成立大赛领导小组由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工作。

2.理论实践研究与资源转化。加强教学竞赛理论与实践研究,持续举办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主题论坛,探索教师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竞赛成果资源转化,推动竞赛服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和学生。

3.竞赛督导与评价。学校将加强竞赛事务督导,提高竞赛仲裁、监督水平,促进竞赛更加公平;组织赛后全方位评价,推动竞赛持续提高质量。各院(部)举办相关教学竞赛文件、总结、参赛人数等相关统计数据、电子稿等均须2024年1216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同时,将电子稿发至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电子邮箱:hkzdjwc8318299@163.com 或者用U盘拷贝至厚德楼103办公室)。校级级竞赛结束后将通报相关情况,并作为今后优秀教学院(部)的评价依据之一。

五、相关事项

1.本通知要求若与国赛、省赛2025年文件通知不一致时,以国赛、省赛2025年文件通知为准。

2.教学竞赛活动未确定的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联系人:刘  

电话:0394—8318299

附件:

1.2025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活动方案

2.2025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活动方案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4年11月3






附件 1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活动方案

2025年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级竞赛,根据2024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活动方案》要求进行,参赛作品材料及现场决赛、评判评分指标等有关要求,均按照2024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比赛的要求。

一、参赛名额

各学院(部)按照现有专任教师比例的30%组织教师组建团队参赛,各学院(部)在组织学院(部)竞赛的基础上,择优推荐作品参加校赛。

二、报名要求

按照赛分组要求进行报名。

1.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 12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 16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 16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 6 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三、竞赛分组

公共基础课程组校级竞赛与报名分组相同。

专业课程一组、专业课程二组省级竞赛按照《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不是专业大类)分为理工农医类课程组、文史财经类课程组进行现场竞赛。

理工农医类课程组。包括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 木建筑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水利大类、轻工纺织大类、医药卫生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类。

文史财经类课程组。包括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文化艺术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新闻传播大类的专业类。

四、级竞赛程序

1.初赛。由院(部)报送参赛作品,院(部)自行组织。初赛结果按照40% 的比例进入现场竞赛。

2.决赛2025年1旬举办。

五、推荐参加赛原则

教学能力大赛校级决赛同时是我校参加2025年河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简称:省赛)选拔赛。根据现行省赛方案要求的分组类别推荐参加省赛。公共基础课程组,校赛成绩课程门类第一名排名靠前者依次推荐参加省赛。专业课程组,在省赛竞赛内容要求基础上,校级现场竞赛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简称《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不是专业大类)分组竞赛,校赛成绩分别在省赛要求的专业课程一组、专业课程二组中排序,两组中各专业类第一名排名靠前者依次推荐参加省赛;两组中出现名次并列情况时,分数成绩较高者推荐参加省赛。

如遇国赛、省赛方案有较大变化,将根据实际调整参加省赛原则,或适当扩大比例举办校赛选拔赛。

六、级竞赛材料报送

按照级竞赛分组报送材料。

电子材料于1216日前报送材料,逾期不再受理。本次比赛纸质材料只报送参赛汇总表,电子材料邮件报送,主题标明“学院(部)+组别+姓名”。

报送地址: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厚德楼103房间

联系人:石     电话:0394——8318299

电子邮箱:hkzdjwc8318299@163.com 或者用U盘拷贝至厚德楼103办公室





附件:

1-1.2025年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报名表

1-2.2025年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汇总表(电子文档 Excel 报送)


















附件1-1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报名表

参赛作品基本信息

□公共基础课程组

□专业(技能)课程一组

□专业(技能)课程二组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

原专业名称:

原专业名称:

原专业代码

原专业代码

课程名称


作品名称

(教学任务精确表述)


课程总学时


参赛学时


授课班级人数


参赛教师基本信息

学院(部)全称


姓名


性别


民族


教龄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职务

□普通教师  □教研室负责人

□院(部)负责人  □校领导

1寸照片

(可使用电子版)

职称

□未定级 □初级 □中级 □副高 □正高

职业资格

□高级技师  □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学历

□大专及以下  □本科 □硕士 □博士

身份

□在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

承担教学任务


拍摄视频名称



附件1-2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汇总表

单位: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序号

院(部)

竞赛组别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作品名称

(教学任务精确表述)

院(部)名称

(规范全称)

教学团队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校赛报名组别

(专业一组、二组)

团队教师人数

(不含主讲教师

团队教师姓名(教师间以逗号分割














































































备注:院(部)级竞赛组别填写公共基础课程组、理工农医类课程组、文史财经类课程组;校级报名组别填写专业一组、专业二组。



附件 2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活动方案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全体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推动日常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借鉴“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面向日常课堂教学,促进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制订 2025 年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简称:课堂创新大赛)活动方案。

一、竞赛设置

1.竞赛分组。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设公共基础课程组、理工农医类课程组、文史财经类课程组等 3 个组别。

公共基础课程组。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基础、体育与健康、美育、劳动教育、就业与创新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

理工农医类课程组。包括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木建筑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水利大类、轻工纺织大类、医药卫生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类。

文史财经类课程组。包括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文化艺术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新闻传播大类的专业类。

二、竞赛原则与内容

1.落实立德树人。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融入课程思政要求,贯彻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体现新技术、新规程、新工艺、新材料等的融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强化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推动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为一体,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2.面向日常课堂。参赛课程应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且近一年内在日常教学中正在实施的课程。课程内容须按教学计划进行,不得弄虚作假,以反映参赛课程的客观真实性。课程设计整体完整,结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体现课程的主要特色。加强集体教研、集体探究,共同切磋教学技艺;倡导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对教学的深度参与,促进“双元”育人;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突出“做中学、做中教”。

3.推动全员参与。面向全体教师,面向全部专业,促进全员提升。注重六个结合,即教学竞赛活动与创建品牌示范和特色专业相结合,与打造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相结合,与加强教学研究和培育教学成果相结合,与推进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相结合,与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和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相结合,与教师综合评价和评优评先相结合。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创新教学模式,突出育人功能,促进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充分体现“教书”与“育人”紧密融合,将知识技术的掌握与品德素养的提升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有效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4.坚持公平公正。实行政策、指标、标准、程序、结果“五公开”。以更加公开促进更加公平公正,以更加公平公正激励教师 更好专业成长。严格按评选和推荐程序进行。竞赛标准参照《河南科技职业大学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校级现场竞赛评判标准》,见附件2-3。

三、竞赛组织与要求

课堂创新大赛分为赛、赛。

1.由各院(部)自行组织。按院(部)教师总数每年20%右,安排院(部)全体教师参赛梯队,力争 5 年实现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

应切实面向日常真实课堂,以“进班听课”为主要模式进行。组织院(部)内教学骨干队伍,深入日常真实课堂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全面评教,充分体现对日常真实课堂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各院(部)要对参赛教师提交的文本材料进行认真审核,严把政治关,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在院(部)竞赛的基础上,推荐教师参加校级竞赛。

未举办的院(部)暂不推荐校级和省级竞赛。

2.决赛。包括“教学文件审核、视频初评、现场竞赛、综合评定”等环节。

四、赛程序

(一)教学文件审核

对参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参赛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不同章节的 4 个学时的教案等教学文件进行审核。由院(部)教学竞赛负责人组织进行。

(二)视频初评

学校组织对参赛的课堂视频进行集中评选。各院(部)推荐参加校赛的教师,均须提供该节课(1个学时)完整的教学实录视频。相关要求为:

视频技术要求。课堂教学过程实录要真实、完整地记录参赛教师所讲课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课堂教学应在实际教学场所、班级全体学生参加拍摄(镜头移动能看到全班学生),时长40~45分钟。视频均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 LED 显示屏等脱离建班育人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采用 MP4 格式封装。

(三)现场竞赛

教学文件审核、视频初评结果符合要求的,按照院(部)推荐名额比例进入现场竞赛。现场竞赛包括说课程、无学生教学展示、现场答辩。

1.说课程。参赛教师进行 5 分钟说课程,阐明参赛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着重说明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如何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课程育人目标。

2.无学生教学展示。现场从参赛教师已提交的 4 节课中抽签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进行 10 分钟的现场教学。

3.现场答辩。评委根据参赛教师表现及相关教学要求等进行提问,参赛教师即时解答,时间约为 5 分钟。

(四)成绩评定

决赛成绩根据现场竞赛评判标准,进行成绩综合评定,确定拟参加省赛名单并进行公示。

五、级竞赛材料

(一)参赛院(部)材料

1.组织院(部)竞赛的情况报告(包括组织概况、竞赛通知、竞赛方案、竞赛结果、现场图片,典型经验及意见建议等)。只需提供电子稿。

2.参加级竞赛教师报送一年内课程(包括 2024 季、2025年春季学期)的授课计划(附授课计划进度表,注明授课日期、学时),院(部)竞赛的参赛课程教案。只需提供电子稿。

3.院(部)参赛推荐汇总表扫描件(附件 2-2)。

(二)参赛教师材料

1.参赛教师推荐表扫描件(附件 2-1)。

2.参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3.参赛课程完整的课程标准。

4.参赛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阐述在本门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成效等。正文字数不超过 3000 字。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尺寸合适、清晰,不超过 10 张。

5.参赛课程的部分章节教案。以 1 个学时为基本单位,提交参赛课程不同章节的 4 个学时的教案(须有目录)。每个教案正文字数不超过 3000 字。每件参赛项目的全部教案应按课程的章节先后顺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6.参评校级竞赛的视频文件,以邮件形式报送(文件命名:院(部)+组别+姓名)。

(三)其他事项

1.参赛课程内容及相关材料价值导向正确,参赛项目是参赛者本人的教学成果,不得抄袭他人参赛项目。

2.参赛材料请上传到指定邮箱。未按要求上传提交参赛材料的院(部),视同放弃参加竞赛。

六、材料报送

按照级竞赛的分组报送材料。

电子材料于2025年425日前报送材料,逾期不再受理。本次比赛只接收报名汇总表的纸质材料其他材料统一以电子版报送,电子材料邮件主题标明“学院(部)+组别+姓名”。报送地址: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厚德楼103房间

联系人:石     电话:0394——8318299

电子邮箱:电子邮箱:hkzdjwc8318299@163.com 或者用U盘拷贝至厚德楼103办公室

附件:

2-1.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赛参赛教师推荐表

2-2.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汇总表(电子文档 Excel 报送)

2-3.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大赛校级现场竞赛评判标准







附件2-1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5年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参赛教师信息表

院(部)

姓名


性别


本人照片

1寸)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民族


职称


学历


学位


学校教龄


身份证号


所在院系


专业


联系方式

手机号:

邮箱:

参赛课程


参赛章节1


参赛章节2


参赛章节3


参赛章节4


参赛组别


2

主讲的高职课程


院(部)推荐意见


(盖章)      


附件2-2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5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推荐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单位联系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2025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教龄

学历/学位

职称

参赛组别

专业

参赛课程

联系方式

(手机)

电子邮箱

备注










































































附件2-3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校级现场竞赛评判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说课程

30分)

明参赛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着重说明在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如何实现日常课堂教学有效提升,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达成课程育人目标。目标明确清晰,要点突出。

30

小计

30

课堂

教学

60分)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充实饱满,具有创新性,反映专业发展前沿。

20

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有机融合。

教学组织与评价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恰当,具有创新性,合理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20

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注教与学行为数据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评价,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

教学特色

体现专业特色,展现形式生动、新颖。符合职业院校学情,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10

教学效果

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感染力强,具有创新性,目标达成效果好。

10

小计

60

现场答辩

10分)

根据专家提问,完整、准确地回答,内容关联性强;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应变力强,语言流畅。

10

小计

10

总分

100

分数: 评委签名: 日期: